信息索引号 | 014041962/2017-00008 | 生成日期 | 2017-01-24 | 公开日期 | 2017-01-24 |
文件编号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发布机构 | 江阴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 |
公开形式 | 网站、文件、政府公报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有效期 | 长期 | 公开程序 |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 体裁 | 其他 |
主题(一级) | 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监管 | 主题(二级) | 安全生产监管 | 关键词 | 总结,安全生产,危险化学品 |
效力状况 | 有效 | 文件下载 | |||
内容概述 | 2016年安全生产工作情况 |
2016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安全生产系列工作部署和具体要求,牢固树立“红线意识、底线思维”理念,强力推进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安全监管职责,着力夯实安全生产基础,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打非治违专项整治,全市各类事故总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实现“双下降”,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同比下降31%和29%,各项指标均控制在无锡市下达的目标内,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组织领导得到强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主要领导亲力亲为,多次带领市有关部门亲临基层一线检查安全生产工作,多次专题研究安全生产重点问题,部署安全检查专项行动和各类隐患整治工作;亲自带队开展节前安全生产大检查,参加“安全生产月暨安全生产暨阳行”启动仪式。全国两会、G20峰会、十八届六中全会、省党代会等重要时段前夕,市政府安委会分别组织相关部门,在全市范围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对发现的500余项隐患问题进行通报并限期整改到位。
二是责任体系不断健全。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工作要求,年初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别与各板块、各部门和市安全生产直管企业党政一把手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书和告知承诺书,督促引导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履职尽责。修订完善《江阴市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各地区、各部门及各直属企业安全生产目标任务、考核细则,完成对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的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实现了安全生产责任“五级五覆盖”。扎实开展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专项行动,督促企业做到“一必须五到位”、“五落实五到位”,进一步强化了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意识。
三是专项整治成效明显。危化品领域:检查危险化学品企业235家,其中列入红表企业6家、黄表企业34家、蓝表企业164家,多次组织第三方专家检查华西化工、三房巷储运等危化企业,整改隐患53项,按照时序进度和整治要求取得良好效果;61家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完成了自动化监测监控系统的完善和改造。工贸企业领域:强化冶金煤气、粉尘防爆、有限空间和涉氨制冷重点领域,共核查出涉爆粉尘企业90家,涉及有限空间作业企业216家,均已落实安全防范措施,10家液氨储罐使用企业和4家液氨制冷企业已基本整改到位。职业病防治领域:共整治陶瓷、耐火材料、电焊烟尘企业322家,达标265家。消防领域:突出人员密集场所、山林防火等重点区域,共排查企业3943家,督促整改隐患3137项。燃气领域:检查燃气餐饮场所和学校935家,燃气储配站11家,供应站25家,汽车加气站9家,排查整治安全隐患163项。建设工程领域:突出深基坑、起重机械、吊篮、防高空坠落、防坍塌等专项整治,共检查346家,排查危险性较大工程53个,整改隐患846项。道路交通领域:突出工程车、危化品车违法整治,共整治安全隐患3526项。交通运输领域:检查各类旅游车225辆次,查处手续不全旅游包车5辆,梳理整顿34家危化品运输企业及568辆危险品运输车。特种设备领域:重点开展叉车、电梯、气瓶等专项整治,共排查叉车使用单位973家,叉车4016台;全年投保电梯11356台,投保率达81%。教育领域:组织开展校车安全等专项整治,排查整治安全隐患22项。
四是打非治违扎实推进。一年来,立案查处工业企业123起,其中职业病防治违法违规行为8起;关停、搬迁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危化品生产和使用企业6家,依法对2家企业采取停止供电强制措施;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1.6万余起;查处一般程序消防执法案件223起,责令“三停”单位45家,临时查封44家;对7家电梯维保单位实施行政处罚;查处违法超限车辆1823辆;查处黑气站点21个,查扣液化石油气钢瓶652只,查处私存液化气钢瓶僵尸车3辆、非法营运车1辆;查处“三无”船只9艘,查处船舶超速、违章抛锚等行为294起。
五是隐患排查持续深入。全年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共执法检查企业4315家,排查隐患11231项,开具限期整改指令595份,事前立案处罚企业87家。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聘请外地资深专家对全市222家高危企业进行“安全体检”,现场排查隐患,查出各类安全隐患2538项。通过“安全托管”、“第三方检查”、开展企业互查、行业互查、地区互查,不断拓宽隐患排查覆盖面。紧抓重大安全隐患挂牌督办,报请无锡挂牌督办项目7项,江阴市级挂牌督办24项,全部按时序进度整改到位。综合运用信息技术,利用市安全生产综合监管智能一体化平台,各企业上报各类隐患16896项,整改16027项,整改率达94.9%;利用二维码和视频技术,对300家企业实施了可视化实时远程监管监察,排查出各类隐患4075项,整改完成率达90.7%。市重大危险源监测中心实时对全市71家企业164个重大危险源点进行预警监测。全面推广在建工程升降机安装使用智能化人脸识别系统,对273个建筑施工项目实施LBS无线定位。
六是安全标准提档升级。全市共完成1350家规模以上工贸企业和全部危化品生产、经营、储存企业安全标准化创建。一年来,全市407家企业通过安全标准化三级复审,11家企业通过二级标准化复审,1家企业通过一级标准化复审。启动小微企业安全标准化创建工作,305家小微企业标准化创建达标。33个建筑施工项目申报江阴市级文明工地,27个建筑施工项目申报省级、无锡市级文明工地,10个建筑施工项目获评省级文明工地。
七是应急管理有效提升。全过程推进应急管理,完善全市安全应急联动机制,加强应急预案备案和检查管理工作。突出班组、车间一线岗位的现场处置方案演练,提高第一时间应对事故反应能力。多次组织点对点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演练检查督导,在中石化长山油库举办危化品应急救援演练,在各类企事业单位开展灭火疏散逃生演练116次。切实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高标准推进沿江危化品应急救援基地建设。
八是安全宣教力度加大。通过《江阴安监手机报》、安监微信、微博等媒体刊登安全报道648条,播出安全警示片48次,江阴安监、江阴交警、江阴消防、江阴“职工之家”等一批微信推送在全市形成安全生产宣传的集聚效应。认真组织“安全生产月暨安全生产暨阳行”、“119消防宣传月”、“安全冬训”等一系列活动。组织“最美安全员”评选和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示范活动”评比,市安监局被国务院安委办表彰为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先进单位。“安全社区”、“安全诚信企业”建设有序推进,文明交通达标创建在镇、村、学校、企业蔚然成风,营造出浓厚的安全宣传氛围。积极开展安全培训,培训法定“三类”人员15189人,同比增长4.5%;组织消防培训182次、危化品生产企业及安全管理员“小班化”教育培训24次。通过网上安全培训学校,丰富安全培训途径。开展全员培训“回头看”,探索推广员工岗前“一分钟培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