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 01404053X/2024-03947 | 生成日期 | 2024-03-26 | 公开日期 | 2024-03-27 |
文件编号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发布机构 | 江阴市大数据管理和政务服务局 | |
公开形式 | 网站、文件、政府公报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有效期 | 长期 | 公开程序 |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 体裁 | 其他 |
主题(一级) | 综合政务 | 主题(二级) | 其他 | 关键词 | 机关,行政,政府网站 |
效力状况 | 有效 | 文件下载 | |||
内容概述 | 江阴市“政务服务大讲堂”实施方案 |
江阴市“政务服务大讲堂”实施方案
(试行)
为进一步提高政务一线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搭建互学互鉴的学习平台,培树一批想干事、能干事、敢干事、会干事的政务服务工作者,经研究,决定在全市政务领域开展“政务服务大讲堂”活动,工作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标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结合全市政务服务作风效能提升年行动,加大全市业务统筹力度,以讲带学、以讲促学、以讲促干,把“政务服务大讲堂”打造成为政务服务人讲理论、讲政策、讲业务、讲礼仪的一体化平台,切实促进工作人员完善知识体系、畅通学习路径、加大学用结合、提升履责能力,全面提升政务服务工作质效,持续优化政务服务体系建设。
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广泛参与的原则。以市镇村三级窗口工作人员为对象,鼓励各窗口(部门)负责人及业务骨干积极参与,不断优化学习环境,调动参与者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二是坚持学习为先的原则。开展多主题多形式的政治学习、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自学自练、互帮互学,以学促行、知行合一,不断提高综合素质。
三是坚持学用结合的原则。以职能岗位为平台,结合各自岗位特点,把岗位要求和内容与履职尽责所需要的能力和素质结合起来,进一步比学赶超,创先争优。
四是坚持讲求实效的原则。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一切以得实绩、见实效为重,在强化政治素养、提升业务能力、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服务水平上下功夫。
三、师资团队组建
邀请上级部门相关业务专家、各涉审部门业务骨干等组成专业师资团队,确保培训内容的权威性、系统性、专业性和实用性。
外聘专家:江阴党校优秀讲师,律师事务所相关专业律师等各领域专家。
业务骨干:无锡市、江阴市各相关部门业务专家和条线审批骨干,各窗口(部门)科室负责人及业务骨干。
四、参加对象
市级政务服务中心各进驻部门(窗口)负责人及业务骨干,各分中心窗口负责人及业务骨干,各乡镇(街道)负责人及业务骨干,各村级代办员队伍。
五、讲学时间
自2024年开始,计划每季度举办一期大讲堂,每期时间一天。
六、讲学内容
一是法律法规类。
基础法律知识:学习国家及地方关于行政审批的基础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等,理解法律框架和审批权限。
行业相关法规:针对所在行业的特殊法规进行学习,如环保、建设、卫生等领域的审批标准和程序。
最新政策更新:及时跟踪和了解最新的政策变化,确保审批工作符合最新法规要求。
二是业务知识类。
审批流程:熟悉并掌握各类审批事项的具体流程,包括申请、受理、审核等各个环节。
材料要求:了解各类审批事项所需材料的标准和要求,能够指导申请人准备齐全、符合规定的材料。
审批时限:明确各类审批事项的时限要求,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按时办结。
三是数字技术类。
智慧政务:掌握行政权力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的梳理、认领、编制、动态调整等工作,精细化梳理高频政务服务事项。
数据应用:积极引导企业、群众进行“一事一评”,熟知“免于提交”电子证照种类。熟练掌握一网通办平台各模块操作流程,积极引导群众线上申请办理,宣传推广各线上办事通道。
数据技术:引导部门、企业加快公共数据开发利用,开展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工作,发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学习新质生产力等知识。
四是综合素养类。
宗旨意识:树立诚信守法的职业道德观念,确保审批工作的公正性和合法性。强化团队合作意识,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提高审批工作效率和质量。
服务涵养:注重个人仪表和着装规范,展现良好的职业形象。使用文明礼貌的用语与申请人交流,营造和谐的服务氛围。
沟通协调:学习并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如倾听、表达、反馈等。培养工作人员与申请人、同事、上级等各方进行有效协商的能力。
应急应变:培养工作人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如系统故障、申请人情绪激动等。要学会在不同情况下灵活变通,采取最合适的应对策略。
五是常见问题及对策。
问题识别:总结归纳在审批过程中常见的问题类型,如材料不齐全、不符合规定等。
解决方案:针对常见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确保问题得到及时妥善处理。
七、讲学方式
一是全员参与系统学。通过系统讲授政务服务的理论知识,提升参训人员的专业水准和工作能力。讲堂内容包含政策法规、业务知识、审批规范、创新案例等。
二是邀请专家专题学。充分展开调研,广泛征集学员意见建议,归纳整理需求比较集中的学习课题,有针对性地邀请相关行业领域的专业人员进行授课,拓宽学习视野,提升学习层次。
三是组织实训灵活学。通过集中培训、外出考察、师徒结对、角色扮演等形式,积极组织学员外出参加培训班,举办现场学习观摩,开展技能实操训练、情景角色扮演,组织走访企业群众,提升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提升工作中的沟通协作技巧,全方位丰富工作经验。
四是线上互动交流学。组建在线学习交流平台,鼓励工作人员之间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和经验,邀请各涉审部门业务骨干在线实时答疑解惑,促进知识共享和协作,保障各类业务工作无缝对接和顺畅推进。同时,邀请优秀代表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做法,发挥榜样作用。
八、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各涉审部门相关业务专家、各窗口(部门)负责人要高度重视此项活动,认真扎实准备课程内容,确保讲授质量。江阴市大数据管理和政务服务局负责统筹协调,建立各镇街园区、各部门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明确培训时间表,协调解决相关问题,确保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由江阴市政务服务中心收集工作人员对活动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持续改进和优化活动方案。
二是注重宣传引导。各部门(窗口)要以开展“政务服务大讲堂”活动为契机,不断更新活动内容,创新活动载体,改进工作方式,持续激发工作人员为民服务的动力活力。充分运用微信公众号、网络等媒体平台,全方位开展宣传报道,积极营造以讲促学、以学促进的浓厚氛围,不断开创全市政务服务工作新局面。
三是推进成果转化。各镇街各部门要将“政务服务大讲堂”作为加强工作人员专业化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统筹工学矛盾,做好人员调训,将参训情况纳入人员考核评价标准中。同时,参训人员要主动总结学习内容,做好培训成果分享,实现“一人参训、全员受益”,延长培训成效周期,帮助全体工作人员巩固知识,并以此为契机扩大培训覆盖面,切实把此次活动成效转换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工作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