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恶苗病、干尖线虫病等是水稻上重要的种传病害,尤其是水稻恶苗病在我市机插稻上发生较普遍,对水稻安全生产构成较大威胁。开展水稻种子药剂处理是“前防、中控、后保”绿色防控策略的核心内容,既可有效控制种苗期病虫危害,还可降低水稻生长前中期病虫防治压力,减少农药使用量和药液流失。各镇(街道)要高度重视水稻种子处理工作,对种植户进行广泛宣传发动,做好技术指导,努力提高种子药剂处理覆盖率,为培育壮苗、丰产保质打好基础。
一、精选稻种,打好壮苗基础
要选用优质抗病良种,精选无病健壮稻种,在药剂处理前晾晒2-3天,并进行风选,通过去杂去劣,减少病瘪粒,增加种子活力,提高发芽率、发芽势。
二、正确开展药剂处理,提升种子药剂处理质量
1、每袋12%氟啶·戊·杀螟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7克)兑水6公斤,浸种4-5公斤。
2、根据稻种量,取适量药剂先用少量水稀释配成母液,再将配好的母液按上述比例兑准水量,搅拌均匀,配成药液,再将稻种倒入药液。
3、浸种时,日均温度18-20℃浸60小时,23-25℃浸48小时,温度较低可适当延长浸种时间,浸后不能冲洗,不催芽直接播种。
三、注意事项
1、药水配制浓度要准确。特别是亩用种量较少的稻种要确保浸种药液浓度比例,要防止因兑水量少、浓度过高而发生药害。
2、要先将浸种药剂兑水配成药液后再把稻种倒入药液,不可将稻种浸入清水后再倒入药剂。
3、浸种、秧盘堆放尽可能在室内进行,避免温度过高和时间过长而加重水稻恶苗病菌侵染。
4、机插稻分批浸种时切忌废液再利用,以防药剂浓度下降和病菌污染降低防效。
![]() |
浩方电竞平台游戏平台 版权所有 浩方电竞平台小游戏下载 电子邮箱:mayor@email.wuxi.gov.cn
苏ICP备05002806号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