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贵州省黔东南州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通过就地调解、上门调裁、云上调处等措施,积极推动劳动争议调裁服务下沉基层,切实让劳动者解决争议、维护权益少跑腿。
多方联动就地调解
近日,陈先生在工作期间受伤,经人社部门认定为工伤,但用人单位迟迟未按规定支付工伤待遇赔偿款。于是,陈先生通过人民法院“总对总”调解平台申请调解。经人民法院委派,剑河县革东镇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接到调解申请后,第一时间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经调解员释法析理、分析利弊,双方当事人最终达成调解协议,用人单位调解当天向陈先生支付工伤赔偿款。
近年来,黔东南州依托乡镇(街道)公共事务服务中心等服务平台加强基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建设,将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向基层延伸。黔东南州建立专(兼)职仲裁员分片联系基层调解组织机制,明确县级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1名仲裁员联系2-5个乡(镇)、街道,负责专业指导协调,就地高效调解争议。
截至目前,全州建立基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508个,明确分片联系专兼职仲裁员90人。今年以来,全州基层调解组织调处化解劳动争议纠纷200余件。
流动专庭上门调裁
近日,凯里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流动仲裁庭在黔东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开庭,对数名劳动者与某企业劳动争议案件进行现场庭审。庭审现场,仲裁员认真听取当事人诉求,向当事人解释相关法律法规,引导双方通过协商调解解决纠纷,最终促成当事双方以调解结案。
近年来,黔东南州探索完善劳动人事争议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机制,推行流动仲裁庭上门庭审,变“坐等办案”为“上门办案”,将调解仲裁服务延伸至矛盾发生的第一线,推动维权服务“零距离”。
同时,将柔性调解理念贯穿全过程,通过流动仲裁庭以案释法、以案普法,起到调处一案、宣教一片效果,增强劳动者依法维权和用人单位依法用工的意识。
智慧平台云上调处
近日,劳动者谭先生被用人单位拖欠工资,遂向黔东南州仲裁院提出劳动仲裁申请。仲裁员经电话联系,得知申请人已到外地务工,无法来到现场。为减少诉累,在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仲裁员通过微信视频开展线上调解。经耐心深入释法说理,双方达成一致意见。
黔东南州各级仲裁机构推广运用全国“互联网+调解”平台、贵州省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互联网服务平台、微信视频等信息化手段,打破劳动争议调裁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帮助当事人节约维权成本、减轻诉累。
同时,与法院、工会等建立“总对总”在线诉调机制,对案情简单、双方当事人同意网络庭审的案件,及时使用“网络庭审管理功能”组织庭审,推动仲裁案件审理“零跑动”。
(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报)
![]() |
浩方电竞平台游戏平台 版权所有 浩方电竞平台小游戏下载
苏ICP备05002806号
|
![]() |
![]() ![]() |